当前位置

首页 > 英语阅读 > 英语文化 > 夺得新西兰小姐的26岁亚裔,竟然是男儿身?曾因变性被赶出家门……

夺得新西兰小姐的26岁亚裔,竟然是男儿身?曾因变性被赶出家门……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15K 次

最近,2020年的新西兰小姐落下帷幕,夺冠者叫Arielle Keil,26岁,出生于菲律宾,成长于新西兰,长相大气而美艳。

夺得新西兰小姐的26岁亚裔,竟然是男儿身?曾因变性被赶出家门……

她是历史上第一个夺得此荣誉的菲律宾人。不过,她的另一层身份更加为人所关注——她是一名跨性别女性(Transgender Woman)

Arielle的本名叫做Andrew,出生时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男孩纸。她出生于菲律宾的达沃市(Davao City),在幼年期间和家人一起移民新西兰,并于奥克兰(Auckland)长大。

从幼年起Arielle就对自己的性别认同产生了不一致的想法,在2017年,她终于鼓起勇气告诉了自己的家人,结果迎来的只是来自保守家庭的不解和拒绝——甚至,被家人扫地出门。

WhenArielle's parents found out she was undergoing hormone treatment, they gave two choices - stop or leave home.

That night she packed everything she owned into a black rubbish bag and walked out, not knowing what would become of her. 

当Arielle的父母发现她正在接受激素治疗时,他们给了她两个选择——停下来还是离开家。

那天晚上,她把所有的东西都装进了一个黑色的垃圾袋,并走出了家门,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如何。

然而这段经历并没有击垮她,反倒是让她在寻找自我的路上走的更勇敢与坚定,也更加愿意为性少数群体的正名而斗争。

Arielle said that she’d like to remind any member of her community who is struggling with being scaRed and alone that there are two types of family in life:“The family you are born into by blood and the family you create for yourself later on. If you no longer have ties to your blood family, go out into your local queer safe spaces, make friends, and build a family.”

Arielle说,她想提醒每一个因为害怕而挣扎的人,他们的生活中有两种类型的家庭:“你出生的家庭,和你后来为自己创建的家庭。如果你不再与原生家庭有联系,就进入当地的同志安全场所,结交朋友,并建立家庭。”

今年1月,Arielle选择去泰国,花费了$1.5万做了变性手术,从此终于达成了自己从小以来的愿望。与此同时,随着她越来越自信地展现自己,她与家人的对峙状况也在渐渐好转。她的父亲也在学着接受这个全然一新的“女儿”。

“Like so many other queer people, my chosen family has pulled me through extremely dark places and put a roof over my head when I had nowhere to stay. Find your tribe, stick with them, love, and cherish them and no matter what happens you will never feel alone.”

“像其他许多酷儿一样,当我无处可去时,我的原生家庭将我拉进了无尽深渊,无法挣脱。所以,找到属于你的地方,坚持下去,热爱并珍惜他们,无论发生什么,你都不会感到孤单。”

为了证明自己,她选择参加了2020年的新西兰小姐选美大赛,并大放异彩,夺得冠军。她自信又美丽,丝毫看不到过去生活带给她的伤害和阴霾。

对于她的成功,网友甚至比她还激动。纷纷表示祝贺,称她为“queen”。

恭喜王后!

为她感到高兴... 太美了!一个家庭无论如何都不应该抛弃自己的孩子,不过,她会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新西兰为改变迈出了一大步。世界上剩余的国家都应该向它学习!

这说明美丽的关键在于你为自己付出了多少的骄傲和努力,恭喜她!

近年来,“跨性别者(transgender)”这一少数群体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跨性别者”(transgender/trans)指那些性别认同与出生时被赋予的生理性别不同的人。一般来说,一个人在出生时会拥有的生理性别(sex)无非“男”和“女”,但社会性别(gender)就复杂的多,它更多地和性别认同挂钩,即一个人对自己性别的自我认识,如阳性、阴性或其他。

通常大多数人的性别认同会符合生理性别,即女性是阴柔的,而男性则是阳刚的。然而这并不是对每个人都适用:有些生理为男性的人会感觉自己很女性化(如Arielle),同样有些生理为女性的感觉自己很男性化。

除此之外,有些人认为他们是两种性别的混合体,甚至还会有些人觉得自己是既不属于男性也不属于女性,而是另外的一种“第三性别”。Gender成为了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可以被从多个维度去改变和塑造。

对于Arielle来说,她常常觉得“正确的”自己被困在了“错误的”身体里,这种想法让她长期与抑郁症为伴。所以勇敢的她选择通过变性手术来使自己做回“真正的自己”

Arielle said: "I'd already spent the formative years of my life as the wrong gender, I didn't want to waste my twenties in the wrong body either."

Arielle说:“我以错误的性别度过了我的成年岁月,我不想让我的二十多岁也在错误的身体里度过。”

不单单是Arielle,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跨性别者走入了人们的视线。

2015年,藏族跨性别女孩Mariko登上了选美大赛的舞台。面对种种争议,她选择还俗做自己——不是为了改变性别,而是为了改变自己。

在时尚圈,内衣品牌Victoria’s Secret(维多利亚的秘密)旗下的支线Pink则采用了跨性别模特Valentina Sampaio作为最新代言人,她曾登上过美版《ELLE》,虽然只有22岁,却拥有了很不错的人生履历。

随后不久,Channel的美妆广告也启用了跨性别模特Teddy Quinlivan出镜。

2015年上映的电影《丹麦女孩》则讲述了一位跨性别丹麦画家的故事,剧中画家的扮演者正是小雀斑Eddie Redmayne

近几年的调查显示,我国乃至全世界的跨性别者人数在大大增加。

在我国东部地区的跨性别者尤其多,其中异装者占9%,跨性别男性占30.9%,跨性别女性占33.7%,性别酷儿占26.4%。

虽然这一群体在渐渐增大,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理解和包容跨性别者,但是正如Arielle之前所经历的,这一群体仍饱受着歧视、羞辱,甚至一些不公平的待遇。

尤其是在国内,跨性别者的生存状况令人堪忧。由北京同志中心、北京大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进行的一项研究中显示,在2060名调查对象中,61.5%的人存在抑郁,73.2%存在焦虑,46.2%的人因为自己跨性别的身份而有过自杀的想法,12.7%的人曾尝试过自杀。

不久前,跨性别博主@都市丽人菜就因为“跨性别者应该怎么上厕所”的问题而在网上引起了一场骂战。她回答粉丝说“我是女生,如果我今天是女装,我就会去女厕。”

于是,各种指责铺天盖地,有人说她是打着跨性别者的身份在耍流氓,有人说她是在哗众取宠,甚至还有人冷嘲热讽,质疑她为什么不去做变性手术。

面对粗暴的论断,再多的解释也都显得无力。

况且在国内,性别转换手术困难重重。不仅能进行的医院很少,高昂的费用,严苛的条款,以及后续激素对身体的刺激,都不是一句简单的“切了”可以解决的。

诚然,站在女性视角,不排除会有一些心怀不轨的男性打着跨性别者的旗号来女厕,给她们造成风险。在这场争议中,一边是想要争取自由表达的跨性别者,一边是担心自己权益受损的女性,孰是孰非,无法论断。

在一个以性别二元论为基础而建构的社会中,无论是法律、政策还是公共设施都会倾向于二元对立的性别体系,非男即女,总有一些在夹缝中无法生存的人们。

面对这个问题,解决方法或许是大众社会观念的转变以及公共设施的完善。例如设置封闭性的无性别厕所,或者如日本那样设置第三性别厕所。

然而,比起生理上的不适,跨性别者面对的更多或许是心灵上的不适:误解,冷落,嘲讽,羞辱......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更加包容的社会,不去随意judge别人,不去因为他人的不同而投以异样的眼光,因为每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都拥有着选择的权利。正如蔡依林在《玫瑰少年》中唱的那样:

谁把谁的灵魂 装进谁的身体

谁把谁的身体 变成囹圄囚禁自己

......

别让谁去 改变了你

你是你 或是妳 都行

愿每一个人都能勇敢地做回真实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