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英语学习 > 英语翻译 > 关于博物馆英语翻译论文

关于博物馆英语翻译论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4.23K 次

博物馆,是人类历史文化的宝库,承担着传承文化、记忆历史的重任,博物馆英语翻译具有一定的难度。下文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博物馆英语翻译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博物馆英语翻译论文

  博物馆英语翻译论文篇1

浅谈五邑华侨博物馆标语翻译

摘 要:江门五邑华侨博物馆馆内所有陈列、摆设均设有相关标语,为访客作文字讲解。这些标语皆为中英双语,故笔者结合动态对等翻译、文化差异影响等相关翻译理论对馆内部分标语翻译进行分析,并提出修正上的建议。

关键词:动态对等翻译;文化差异;人名翻译;身份翻译;长句处理

1 . 引言

江门市博物馆又名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坐落于中国第一侨乡——江门,是一所国有地级综合性博物馆,主要展示与五邑华侨华人相关的文物与资料。截至2008年底,现有各类文物3万多件,其中九成左右是华侨文物。在馆藏的华侨文物中,实物达2万多件,照片1000多张,图书资料、刊物2700多册(份),内容丰富,对展示和研究五邑华侨史极其重要。由于代表着五邑形象,也是著名景点之一,故接待的游客来自世界各地,每件文物的标识语均为中英双语。笔者亲身游览过数次,发现部分翻译存在失误,如:“一对一”逐字翻译、错译等,本文将结合相关翻译理论和细则展开详细讨论。

2 . 概述翻译标准和原则

翻译标准和原则是翻译理论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与翻译理论研究、翻译实践和翻译事业的进步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2 . 1“信、达、雅”

“信、达、雅”一说,是中国近代著名翻译家、翻译理论家严复在其《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的。“信”是强调译文必须忠于原文,“达”是强调译文应该通顺易懂,“雅”在严复时代指的是桐城派风格,现在一般赋予“雅”新的涵义,即要求译文要有文采。对于“信”和“达”,多数人是持肯定态度的,这也是翻译的两点基本要求,而“雅”则是在一定功底基础上来一场目标语文字的绽放和升华,它属于高层次的追求,并牵扯到个人风格、文体、修辞等问题,带一定主观性。

2 . 2 动态对等翻译(Dynamic Equivalence)

动态对等翻译(Dynamic Equivalence),由世界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尤金·奈达提出。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为使源语(source language)和目的语(target language)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 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词汇对等;(2)句法对等;(3)篇章对等;(4)文体对等。值得注意的是,“动态对等”并不等于“自由翻译”。前者强调的是在不同语意结构下始终保持源语的思想并将其完满地表达出来,后者往往指译者任意发挥,天马行空地进行翻译。“奈达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用新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以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了解,他坚持认为:任何能用一种语言表达的东西都能够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在语言之间、文化之间能通过寻找翻译对等语,以适当方式重组原文形式和语义结构来进行交际”(刘建斐,2009)。

3 . 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翻译,不仅指翻译语言,更是翻译文化。作为不同文化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桥梁和媒介,翻译的目的,是在忠于源语文化基础上,有效地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传播;因此,文化对翻译的影响不容忽视,必要时须结合文化差异,对译文内容进行相应的增加与减少。以东西方文化为例,东方文化,也可称为“筷子文化”, 主要是指亚洲地区如中国、日本、韩国等,受儒家思想影响,以“礼”为规范,以“和”为精髓,故在表达中心意思上,间接委婉,并结合多词运用及修饰;西方文化主要指欧洲、北美洲及大洋洲地区,其中以欧洲地区作为起源地;西方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个体文化。西方文化主要特征是具有个体性特性,其核心问题就在于西方强调个体自由度的发挥,所以,西方文化可称之为“个体文化”,故在表达上,直接明确,修饰甚少,和东方文化大有不同。基于这种差异,在两种语言的翻译上,为了达到词通句准有必要在互译上进行适当的增与减,达到两种文化之间的对话无缝对接。

4 . 标语翻译分析

4 . 1 人名的翻译

受不同国家及地区文化(如: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新加坡等)的影响,人名在英文处理上各具差异。馆内展品及相关人物介绍以海外华侨为主,他们国籍已更改,故在名字翻译上要作相应处理。

一、护侨活动的伟大领袖、澳大利亚实业家梅光达先生,尽管祖籍台山,但不再是中国国籍,不能沿用汉语拼音,故馆内将其名译为Mei Quong Tart,这也是当时澳洲政府对其的官方称谓。

二、关公,中华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除了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华人地区也会在相关文学作品如书籍、电影、展览等提及,这同样涉及文化上的差异。馆内采用拼音译法,而在香港,则偏向译作“Kuan Kung”。笔者在该馆当志愿者期间,曾数次接触香港旅游团,由于对普通话(香港地区称为国语)和拼音缺乏了解,他们在参观过程中有时难免产生疑惑,尤其是年纪较小的游客;故建议可在拼音后加上“Kuan Kung”,以适应访客的国际化和多元化。

三、卖子救国的新加坡籍郑潮炯先生,其名字翻译馆内则继续沿用拼音译法。新加坡以华人为主,大多数来源于中国南方,如福建、广东、海南,因此语言或多或少受到闽南语、粤语等影响,在名字的英语翻译上和传统拼音有一定差异;华人在身份证注册上只能写英文拼音,但鉴于历史原因,早期的华人多数是文盲,在申请身份证时只能把名字用本身的发音念给外族官员听,所以他们的名字写法都是按照本身籍贯的发音方式拼写,对于祖籍新会的郑先生来说,其方言非普通话,故采用拼音译法的可能性不高,更有可能偏向接近港式粤语发音的译法;港式英文拼写属本地发音,以汉字的粤语读音为基础,依照现代香港拼音规则拼写得出,具体体现在人名和地名上,如:九龙城区——Kowloon City District;周润发——Chow Yun fat。对此笔者认为,郑先生姓名的英文拼写可能为:Chang Chiu Kwing。但由于可参考文献及资料有限,笔者至今还没找到郑先生名字的官方译法,是否应将拼音译法进行修改有待进一步考究。

4 . 2 身份的翻译

“鹤山籍马来亚华侨陆佑对当地锡矿、橡胶业、金融业的建造贡献突出,被誉为‘锡矿大王’、‘橡胶大王’。”馆内将此句翻译为:Loke Yew Hall from Heshan was regarded as a successful businessman in the field of tinmining and rubber plantation. 此翻译尽管把句子意思翻译出来,但并没有把握好重点。中文原句中,“锡矿大王”和“橡胶大王”这两个专称,不应被忽略,他们反映了陆佑在锡矿、橡胶等行业所作的伟大贡献,“王”,以位列之首,突显其地位举足轻重;但此翻译,我们只看到“贡献”二字,“successful”只阐述了陆先生事业上的成功,并没折射出其在产业发展上群雄之首的霸气,忽略了其“王”的身份。“翻译是将一种文字之真义全部移至另一种文字而绝不失其风格和神韵”(吴献书,1949)。因此,笔者建议应把“锡矿大王”和“橡胶大王”分别直译为“King of Tin-mining”和“King of Rubber”,整句可译为:Loke Yew Hall, a successful Heshanese Malayan businessman,who 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field of tin-mining and rubber plantation, was named“King of Tin-mining” and “King of Rubber”.

4 . 3 长句及词语的翻译

“这是由理发店、打铁铺、食肆、卖布行、葵叶加工等组成的墟镇场景。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五邑侨乡形成之前传统的乡村文化风貌。”馆内翻译为:The scene of the market town consisted of the barbershop, smithy, teahouse, textile industry, processing industry of the palm-leaf products and so on. The market town reflected the traditional and cultural style and features of Wuyi countryside in the 1860s, right before the Wuyi region was formed. 本翻译基本无语法错误,但针对翻译准则“信”,稍有偏差。

一、从中文上判断,“墟镇”为主语,包含两个分句,即“墟镇由理发店、打铁铺、食肆、卖布行、葵叶加工等组成”和“墟镇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五邑侨乡形成之前传统的乡村文化风貌”;而此翻译,则采取双主语将句子拆分,略显啰嗦且详略不当。“突出重点是实现语篇完整的手段之一,在翻译过程中显得尤为关键,利用英语的写作再现原文的重点,起到凝集词语或语句的作用”(郑立群,2010)。

二、“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五邑侨乡形成之前传统的乡村文化风貌”此句意为:墟镇反映了19世纪60年代的传统乡村文化,而此文化是在五邑侨乡形成之前便有。翻译中两次出现“Wuyi”,看似两种文化都属五邑风貌,在先后顺序上容易造成混淆和误解。在阅读中文标志过程中,应把握逻辑关系,对信息进行切分。“根据句子的语义内容切分语块是第一步”(徐莉娜,2010)。

三、当中涉及各行业各店铺,用词方面也存在理解上的错误,如:食肆,顾名思义,在外吃饭用餐之处,而“tea-house”更多译作“茶馆”;“卖布行”一词,融入了岭南文化、为粤语语系所用,实质等同“布店、布料店”,字面上并没突出“纺织”。另外,barber shop等无需特指,泛指种类,故“the”应去掉。参考译法:Consisting of babershops, smithies, restaurants, cloth stores, palm-leaf products processing, the market town reflected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culture in 1860s before the Wuyi region was formed.

5 . 结论

翻译是主观的,不存在绝对标准,但必须至少符合“信”和“达”两大检验标准。江门五邑华侨博物馆标语翻译基本达到此要求,笔者在“雅”的层面上提出几点可修改建议,在把握词、句意上如何对译文进行润色,避免字对字直译,使其更通畅、更为国际友人接受,是本文初衷;针对馆内标语其他类型的翻译,如短句、成语、地名等,将在日后作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同时希望藉此文章引起业界对博物馆标语翻译的重视,把文化和历史的精髓翻译到位,更好对外弘扬中华文化。

  博物馆英语翻译论文篇2

文化视阈下的博物馆文本翻译研究

摘要:博物馆,是人类历史文化的宝库,承担着传承文化、记忆历史的重任。为了更好地向世界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博物馆文本英译似乎成了必不可少的历史需求,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博物馆文本翻译的原则与策略,并以山西博物院为例分析了目前博物院文本翻译中常出现的问题,最后指出在博物馆文本翻译过程中需要将文化与翻译融为一体,才能更准确更优美地去翻译博物馆文本。

关键词:文化 博物馆文本 翻译

一、引言

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了狭义文化的早期经典学说,即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作为文化的载体,博物馆文本是文化的沉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为了研究中国历史和山西文化,山西博物馆文本英译似乎成了必不可少的历史需求。

二、博物馆文本英译的原则及策略

博物馆文本作为科技文体的一种特殊形式始终遵循科技英语翻译的原则和标准:忠实、通顺。忠实是指译文应忠实于原文,准确、完整、科学地表达原文的内容,包括思想、精神与风格。译者不得任意对原文内容加以歪曲、增删、遗漏和篡改。通顺是指译文语言必须通顺,符合规范,用词造句应符合本民族语言的习惯,要用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语言,以求通顺易懂。不应有文理不通、逐词死译和生硬晦涩等现象。

美国翻译理论家Venuti在《译者的隐形――翻译史论》一书中提出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归化(domestication)是指遵守目标语言文化当前的主流价值观,公然对原文采用保守的同化手段,使其迎合本土的典律,出版潮流和政治需求;或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的陌生感的翻译策略。主张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派”提出译文不仅要克服语言的障碍,还要克服文化的障碍,而译者的责任之一就是避免文化冲突。同时,译者也是“传播者”,他不应对读者的智力和想象力提出过高的要求,而应尽可能的是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从而达到源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文化对等”。异化(foreignization)是指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或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主张在译文中保留源语文化的“异化派”提出翻译的主要目的是文化间的交流,源语文化将会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的语言表达方式。

三、山西博物馆馆藏物品名称英译经典赏析

山西博物院的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其中对于7个历史文化专题的翻译堪称经典。如图表:

原文中的四字词在英译时被“The +名词+of+名词或名词词组”的简单结构所替代,充分体现出了博物馆文本翻译重视实用性的特点。博物馆文本是描写性文本,其功能是传递展品信息,与重视传达情感意义与美学意义的文学翻译相比,简洁与不夸张、不浮华的语言正是博物馆文本翻译所需要的。

另外,在展板“邦国遗珍”中的介绍“从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早期晋文化既承继了宗周文化,又受戎狄文化影响,呈现出独特的风韵。”被译为了“The unearthed cultural relics showed that the early Jin culture inherited that of Zhou and was influenced by western and northern tribes, thus forming its special flavor.”4其中的“戎狄文化”中的“戎狄”按照当时版图上戎狄所处的地理位置,巧妙翻译成了western and northern tribes。这样的翻译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戎狄”的形式――晋国周边的方国,为不了解中国历史的外国游客提供了明确的信息。

四、山西博物馆馆藏物品名称英译错误探析

1.由于对文化了解不够,导致用词不够准确

晋侯风采展板上将标题中的晋侯译为“Princes of Jin”,而内容中的晋侯译作“Jin Marquis”。Marquis指侯爵,prince相当于周朝的天子,显然,这里用marquis表示诸侯更为妥帖。

2.译法的不足与缺憾,失去了博物馆文本传递文化信息的作用

“晋姜簋”被音译为了“Gui of Jin Jiang”。这样的翻译对不了解中国历史的游客而言没有太大意义。

3.对于文化缺失部分的省译,使得特色文化无法传达

“失蜡法”是我国的传统铸造技术,可是在应用此技术铸造的展品“蟠蛇纹镂空鼎”的标牌上只有对“失蜡法”的汉语简介。笔者认为,对于传统工艺的介绍有必要做出英语解释,以加深外国游客的印象。

五、结语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活动,它不仅仅是语言层面的沟通,更是深层文化方面的交流。山西博物院是山西最大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是目前国内屈指可数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之一。同时也是将山西这一富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省份推向世界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因此,在博物馆文本翻译过程中需要将文化与翻译融为一体,这样才能更准确更优美地去翻译博物馆文本。


猜你喜欢:

1.翻译论文英文参考文献

2.关于博物馆教育的论文

3.旅游英语翻译论文范文

4.关于英语翻译的论文

5.毕业论文英文翻译文献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英  英语翻译论文篇1

浅谈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1 高职英语翻译中的文化教学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严重的文化教学缺失现象,大部分英语教师仅仅把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看做英语教学的一个附属部分,看做是纯粹的语言教学。同时,由于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特点,决定了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与文化教学严重脱离,比例严重失调。

实际上,翻译是语言和文化的结合体,它不仅是对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更是需要反映不同国家语言的文化信息,要展现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地域风情和风俗习俗等等。因此,高职英语翻译教学应该正确理解“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指导方针,实现翻译教学与文化教学的融合。

2 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及对翻译的影响

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缺失表现为高职院校师生对于中西文化差异及跨文化内容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文化修养缺失,教师跨文化意识不强,从而对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处理不恰当,导致高职翻译教学止步不前,学生翻译水平难以提高。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具体表现在文化冲突和文化空缺两方面。

2.1 文化冲突

文化冲突是指两种文化在互动过程中由于某种抵触或对立状态所感受到的一种压力或者冲突。“文化冲突一方面表现为富有文化特色的表达进行双语对照时的似是而非和貌合神离;另一方面表现为词语表层的指称意义相同,但各自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却不尽相同、甚至互相矛盾。两个民族由于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人文历史以及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等方面存在的诸多差异,有些在一种文化里所特有的语言现象在另一种文化里却很难、有时根本就无法找到与之对应的表达,这表现为语言中文化空缺。” (刘文捷,2004)

(1)语言文化,汉语语言与英语语言隶属不同的语系,二者存在极大的差别,最主要的是语言结构差异。汉语汉语是典型的意合句,主要注重语义、功能,依赖句间的内在逻辑,极少用或不用连接手段,从而实现意义表达。而英语是典型的形合句,注重句子结构,用连词或语言形态手段把句中的词语或分句连接起来,从而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

例如:汉语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诗句里完全名词的罗列就能为读者勾画出一幅秋天凄凉寂寥的景象,而英文翻译则需借助分词、动名词、连词等完成中文和英文语言结构的转换,来表达与源语相近的语义。译者在翻译中既要注重语义的表达,又要考虑英语的语言结构,才能让英语读者准确理解源语要表达的意义。

(2)地理、历史、政治制度、宗教文化,不同的国家历史、地理、政治制度以及宗教信仰都会大不相同,所有这些在语言中都有具体的体现,如果不了解源语和目标语的差异,翻译中就会出现理解偏差甚至误解,从而导致翻译结果与原作要表达意义相背离的情况。例如:雪莱著名的诗歌《西风颂》里,对于“west wind”翻译,如果译者不了解诗歌作者创作的地域,仅按照自身理解翻译,就容易产生误解。“西风颂”创作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该地区每年都受阿尔卑斯山地区吹来的西风所影响,此时“西风”是寒冷、冷冽的;而到春天来时,此地区刮的也是西风,但春天的风是来自大西洋的,温暖、潮湿。因此,原诗中的“west wind”具有两种意义,这跟中国人观念中的西风是有很大差别的。王佐良先生翻译除了“西风”外,还采用了“青色的东风妹妹”来表达原文“Thine azure sister of the Spring”,这是译者在了解作者诗歌创作地理状况后做的有助于读者理解的翻译。

任何语言都会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形成很多俗语,这些习语大都语句简洁、意义深远,并且仅从字面去理解和翻译是无法让目标语读者理解其内涵的。例如:就很难理:汉语成语“空城计”“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如果译者不了解《三国演义》,要翻译其中的意义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直译,读者变会感到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同理,英语里也存在很多历史典故、习语等,要做好翻译工作也必须熟知英语国家的历史,才能译作传意,甚至传神,真正实现跨文化的交流。

不同国家都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在中国,佛教、道教是遍布较广的宗教,所以像 “阿弥陀佛”“慈悲为怀”等佛教用语就被人们所熟知,而在西方,人们大多信仰____,许多常用语和习俗都是源自基督____如:“13”在英语里是不吉利的数字,主要是传说耶稣遇难前和弟子们共进了一次晚餐。参加最后晚餐的是13个人,晚餐的日期恰逢13日,“13”给耶稣带来苦难和不幸。从此,“13”被认为是不幸的象征,也成为背叛和出卖的同义词。

(3)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价值观是任何社会或文化中的人们回避不了的问题, 是人们在做出选择和解决争端时依据的一套社会准则,是整个文化体系的核心。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在翻译过程中就成为语际转换的障碍。例如:荷花(lotus flower)在中国人的眼中是出污泥而不染的,而在英语国家它被比喻为“疏远了的爱”(estranged love)。汉语中成语胆小如鼠,而英语里却是“as timid as a hare”(胆小如兔);汉语里人们习惯“蠢猪”的说法,而英语却表达为“as stupid as a goose”。   “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无处不在,它随时都在影响或左右着译者的思维或行文,甚至连译者呼吸的空气都可能被某种莫名的或无形的(意识形态)力量所操纵” (Bassnett & Lefevere,1990)。译品是意识形态的产物,意识形态影响着翻译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方面。换言之,意识形态左右着译者的翻译选择、翻译策略,也左右着译者对具体的语言和文化问题的处理。(蒋骁华,2003)

(4)思维方式,中西思维方式差异主要表现在顺向与逆向;螺旋式与直线式;综合型与分析型;形象型与抽象型等方面的差别,具体可理解为中国人思维方式倾向于描绘事物的主观性、整体性,用包容的眼观和综合的视角去看待事物,“以人为本”;而西方人的思维多是注重客体的分析型思维,注重理性和客体意识。例如:英语叙述和说明事物时,习惯于从小到大,从特殊到一般, 从个体到整体;汉语则是从大到小,从一般到特殊,从整体到个体:汉语和英语里对于人名的表达方式,汉语是姓前名后,英语是名前姓后;地名汉语是由大到小,英语则是由小到大排序的。

(5)风俗习惯,由于风俗文化的差异,同一事物在中英文化中往往体现出不同的文化寓意。例如:在中国,婚礼的主色调为红色,而在英语国家则为白色。在中国,黄色为帝王之色,与之相关的词语有“黄道吉日”“黄袍加身”等都是具有吉祥、高贵意义的。在英语国家“yellow”则代表怯懦,英文中“yellow journalism”或“yellow newspapers”与中文的“黄色书刊”相去甚远,是指“不择手段地夸张渲染以招揽读者,从而造成轰动效应地普通新闻”。如果译者对由于风俗不同引起的差异不够了解,也很容易造成误译的现象。

2.2 文化空缺

(1)缺失,中英文化差异还表现在对应语言的缺失现象,即词汇空缺。各种语言之间的词汇空缺是很自然的情况,具体指一种语言文化中存在的事物在另一种语言中不存在,或者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因此,在翻译时就找不到对应的词汇。例如:英语中的sofa,salad,sandwich,汉语中的馒头、饺子等在对应语言中都无法找到对应的词汇,对此种现象,在翻译的时候,大部分译者采用音译的方式来翻译。

除具体实物词汇的缺失之外,语言翻译中还存在文化现象词汇的缺失,例如:汉语中的生肖、英语中的星座等等,都是各自语言中独特存在的,因此,翻译中也无法找到对应的词汇。

(2)错位,又称语义错位,指两种语言中的近义词并不对称的现象,这也是不同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之一。例如:汉语中的“龙”,是代表帝王,高贵、吉祥的中华民族的图腾,以往人们习惯翻译为“dragon”,但实际上英语里面“dragon”是西方神话中一种强大的生物,喜欢财宝,穴居,会喷火,是邪恶、凶狠的象征,鉴于这种语义错位现象的存在,为避免英语读者对中国龙的误解,现在大部分译者直接音译为“loong”。

通上述对文化差异及其对翻译影响的分析可以了解,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除了通晓两方的语言文字外,还必须深刻理解两种语言间的文化差异,并结合具体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找到相应翻译方法,尽可能透彻的理解原文,使译文自然、顺畅,让翻译更贴近原文。

3 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文化教学缺失的原因

3.1 高职英语教育制度

现在社会普遍认可高职教育“够用为主,实用为度”的教学理念,高职英语翻译教学在此方面表现尤为典型,教学内容往往只注重眼前的“高效性”,而忽略文化教学需要长期坚持的事实。很多高职英语老师按照教育方针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英语翻译教学,无形中大大缩短了甚至省略了文化教学的时间!

3.2 高职学生功利性的学习态度

高职院校的学生的英语学习多数是处于“被迫”的阶段,多数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激情都源于要通过各种考试,要在专业学习中“用的上”,这种学习动机就使英语教师的文化教学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界。

4 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措施

4.1 通过中英文化对比,培养培养学生的文化对比意识

翻译理论家谭载喜曾说:“对于译者来说,没有两种文化的对比知识,就无从谈起对语言文字的正确理解与表达”(谭载喜,1999)。对于无论中国文化还是英国文化素质都有待于提高的高职学生来说,文化对比意识和文化修养的培养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高职英语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在日常学习中注意文化背景知识的获取,研究中英文化各方面的差异,才能在翻译中得心应手。

4.2 加强中英文化背景的拓展阅读

高职英语教材的内容涉及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的部分所占比例太少,并且没有重视中英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从而高职学生在学习中接触到的跨文化的内容偏少,学生又缺少阅读意识,因此,课外阅读量很少,尤其英文材料的课外阅读更少,这就造成了学生知识面狭窄,缺少基本的中英文化素质,在翻译中自然就会存在很多障碍。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需要改革高职英语教材,增加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适度加大文化教学的比例;另一方面学生本身应该大量阅读涉及跨文化的内容,加强对汉语和英语文化差异的理解,通过多读英文读物,接触英语电影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跨文化素养。

5 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原则

语言文化是一家,要改善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文化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5.1 尽量做到有针对性,结合实用性

在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旨在让了解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差别,做到“知彼知己”,才能熟练准确的进行翻译活动,并且能够闲适自如地运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因此,高职英语翻译中的文化教学在内容上要突出针对性,结合实用性,这样既能进行文化教学,也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5.2 翻译中的文化教学要适度   所谓“适度”指英语翻译教学中,涉及西方文化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范围,并要考虑和中国文化的关联性,对于具体文化细节需要考虑实际情况有目的、有选择性的进行教学。例如:在讲到wedding这个话题时,可以适当的给学生讲解西方婚礼的过程、婚礼用品使用的大致缘由,至于习俗中需要追朔很久,经历复杂历史演变的过程,老师可根据情况适度的删减,变化讲解方式。

所谓适度还有一层意思,虽然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文化教学是必须进行的,但是它的目的只是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让翻译工作进行更顺利,是起辅助性作用的,语言学习仍然占据着英语翻译教学的主体,不能只是为了文化教学而对学生进行风马牛不相及文化导入,只会浪费师生的时间和精力。

6 结语

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不应仅仅是中英语言符号转换的教学,而应是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结合;不应仅局限于“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高职教学理念,而应适度的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这就要求高职英语翻译教学要合理安排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量,既保证学生基本语言知识的学习,又能增加对文化知识的了解,扫除翻译中的文化障碍;同时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不能脱离高职的“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目标,需要适度的结合专业内容,增加“实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从而提高英语翻译水平。

  英语翻译论文篇2

试谈情景认知理论与高校英语翻译教学

情境认知理论是一种给学习者提供一个有意义的学习的平台,同时,推动学习者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实践活动中。情境认知理论不仅提高了翻译教学质量,还创新了培养翻译人才的教育模式。

一、情境认知理论的概述

情境认知是源自西方,上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教育理论,它是将心理学与人类行为学相结合的一种理论。从视角度而言,知识与实践活动应该是并行不悖的,不可分离的。实践活动能够帮助人们理解并深入认知知识,是强化知识的一种手段。因此,获取知识与学习者的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重视情境认知理论,为学生设置学习活动的情景。从人类行为学的角度而言,人的认知能力是活动与情境同时进行强化的,学习中适当的社交能够促进学生强化知识的认知能力,提高学生在社会中的社交能力。

情境认知的核心内容就是结合以上两种角度。因此,立足于情境认知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应该并行,学习是从学习情境中学习知识、认知知识,从而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一个流程,学习中通过真实的情景应用,强化了对知识的认知度,故而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

二、应用情境认知理论的作用

1.有助于促进英语翻译教学理念的更新。目前。高校在进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重点倾向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活动的应用,并且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设备以及实训基地尚不全面。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活动中的应用联系不大,造成学生认为理论知识没有多大用处,实用性不高。在教学模式上教师仍在沿用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下的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的英语理论知识,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难以真正意义上学到知识。

情境认知理论不仅重视学生实际翻译能力的培养,更强调了将理论用于人才培养模式中,从而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这既有助于改变培养翻译人才的模式,又能促进英语翻译教学理念的更新,从而培养出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专业型人才。

2.有助于激发学习者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将之与情境认知理论相融合,能够为学生营造一种真实的交际平台。在这一平台中,能够提高学生高度参与到交际活动中,积极主动的与人展开交际,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切身感受去强化知识的认知度,进一步形成自己系统的知识体系。情境认知理论是以学生为中心,实质是为了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社交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应用情境认知理论开展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还能强化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日后上岗工作夯实了牢固的基础。因此,应用情境认知理论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还能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师教学质量。

3.有助于提高学生多元智能和实践能力。情景教学不仅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积极主动性,还强调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实际翻译工作中都是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的,因此,教师应有意识的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情景演练,让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自己处于实际交际活动中,从而创新学生的翻译思维,培养学生对情境中发生的事物进行科学合理性的判断,调动自己所学知识去解决翻译问题。创建真实的交际情景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检测,找到翻译中的薄弱环节,从而改进并完善自身的不足,增强学生对语言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情境中得到锻炼并提升英语翻译水平与质量,拉近校园与社会的距离,提高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在学生翻译素材进行整理和分析时应着重强调情境认知理论,以此创新翻译人员的思维方式,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

三、情境认知理论在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1.改变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认识是在情境中发生的,这种理论改变了翻译人才的教学理念,从而完善了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第一,结合外事、旅游、商务等多个专业的需求,有意创建交际情境,使学生在这种平台中能够自由发挥所学知识,并熟练运用。第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翻译教学,在进行教学翻译过程中,教师应重视模拟学习与实际活动相结合,通过创建实际交际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涉猎其他专业的知识,从而完善自身翻译中的不足。因此,应用情境认知理论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还改变了人才培养模式。

2.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根据情境认知理论的要求,高校在制定课程设置时,应科学合理性调整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应强化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实际翻译能力。另一方面,结合翻译人才的不同情况制定出相应地培养模式,开设相关的辅助课程。这样不仅能够夯实学生的翻译基础,还能改进并完善知识体系。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综上所述,情境认知在教育活动中起到推动发展的作用,是一种常见的教育理论,英语翻译是英语学习中的关键环节,是不可或缺的理论知识。情境认知理论主张知识与实践活动并行,不能分离。高校英语翻译教学中应大力推广情境认知理论,从而创新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丰富教学内容以及优化教学策略。


猜你喜欢:

1.毕业论文用英语怎么说

2.关于英语翻译专业毕业论文

3.英语翻译论文范文

4.毕业论文英文翻译文献

5.发表论文 英语怎么说

6.关于英语翻译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