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英语阅读 > 英语文化 > 英国历史文化概况的论文

英国历史文化概况的论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6W 次

我们或许曾对那个称为“日不落”的帝国有过莫大的好奇心,曾被它的嚣张跋扈而产生过很大的向往,但是对于英国的历史文化的真正了解又有多少呢?下文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国历史文化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英国历史文化概况的论文
  英国历史文化的论文篇1

浅谈英国诗歌的历史沿革

据王佐良先生所著的《英国诗史》,英国诗歌发展共分为三大主要时期:古英语时期,主要指5世纪到12世纪;中古英语时期,主要指12世纪到15世纪;近代英语时期,主要是从15世纪至今。我基本赞同这个观点,即按照语言的发展水平划分诗歌史,当然还有其他的划分方法,比如按照时间划分等。虽然都是在“英语”范围内,但是古英语、中古英语以及现代英语的差异还是比较大。古英语主要由三种日耳曼语形成的,中古英语则结合了日耳曼语和罗曼语,而近现代英语是在英格兰东南部方言基础上形成的。我认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反映,不同的语言当然反映着不同的思维,诗歌作为一种语言的表现形式,当然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特色---无论是在诗歌语言特色,还是诗论方面。

首先要提到的就是古英语时期,这个时期英语诗歌据考证大多数不是由英格兰本岛人所写,而是由侵略者,如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所写,因此题材和背景多半不是英格兰的,这一时期的诗人们喜爱用头韵体。最开始的诗歌多是口头流传的,如《航海者》,而题材则多是歌颂英雄和一些宗教诗歌,从数量上来说,并不多。古英语时期的诗歌多具有一种刚毅之气,描写宏大的场面。一般认为古英语诗歌的集大成之作是《贝奥武夫》,该诗主要讲述了青年时期的贝奥武夫杀死二妖以及老年时期的贝奥武夫与火龙格斗最终两败俱伤的故事。该诗采用的不再是单纯的描写方式来表现恢弘的场面,跌宕的情节,而是已经开始采用“夹叙夹议”(见王佐良《英国诗史》)手法,主要歌颂了贝奥武夫的英勇与爱民等美德。

总的来说中古英语时期的英语诗歌不仅数量大增且题材也日趋多样化。1066年的诺曼征服又为英格兰诗歌注入了法国风格,如除了头韵体诗歌外,脚韵体诗歌也开始出现,前者的运用见《农夫皮尔斯之幻想》,后者见《坎特伯雷故事集》。当然这一时期除了宗教诗歌外,还有许多故事性的诗歌,如《高文爵士与绿骑士》,诗中不仅描写了建筑、服饰、风景等方面,还涉及到了诸如猎鹿等细节,且文章富有悬念,可读性很强。乔叟是中古英语时期一位著名的诗人,他受法国文学、意大利文学以及英国本土文学影响。他创作的《坎特伯雷故事集》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重大意义:1)全面描写了他所处时代的特点,2)采用了戏剧结构,3)采用的幽默的写法,4)虽精通几门外语却坚持使用英语创作,促进了英语的本土化发展,5)具有先锋意识,如采用了心理描绘、叙事艺术,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发声,同时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还依稀可以看到现实主义的影子。

由于不能像上面那样,简单的描述近代英语时期,因此我将在这个大框架下按照时间顺序把近代英语时期切分成几大小时期来描述。

1.文艺复兴时期:这被认为是英国诗学的第一个高峰期。由于社会的发展,诗歌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一时期主要主要采用民谣(ballad)的形式,呈现如下特色,1)通常是直接进入主题而不是先介绍故事背景,2)带有强烈的戏剧因子,3)讲述故事通常配有动作,4)通常是悲剧,5)采用民谣格律,即一首诗中四行为一节,奇数行通常有四个韵脚,偶数行有三个韵脚,通常在偶数行押韵,结尾有叠句,6)主题多变,可以是关于战争的,也可以是宗教方面的,还可以是血腥的等。我选取了这一时期的一位诗人---莎士比亚作为代表。众所周知,莎翁是在戏剧方面的造诣非常高,对英语的发展也作出很大的贡献,那么他在诗坛又有哪些贡献呢?我认为除了他著名的十四行诗和英雄双韵体以外,就是他成功的把素体诗(即blank verse又叫白体诗)与戏剧结合,使得他的戏剧风格更加多变,内容更加充实,情感更加丰富。

素体诗不是最先由马洛使用,但却是在马洛手中开始灿烂,马洛把这种诗体从最初的过分富丽堂皇中解救出来,使它变得灵活,不再是悲剧专有,而莎士比亚使用的素体诗就有三种风格之多,如属于上层人士的上格,属于市井小人的下格以及属于中等人士的中格,同时在格律方面他也做了大胆的改变,如停顿的变化,轻重格的变化等。当然后期的素体诗也出现了衰败,后来又在弥尔顿手中发扬光大了。

2.17世纪的诗人:17世纪是玄学派诗人的天下,他们以奇特的比喻(conceit)而闻名,主要的风格是田园、人文以及消沉诗。大多数的玄学派诗人诗风激情高昂,内容主要是抒情诗,包括爱情和宗教诗歌。其代表主要是约翰 多恩。

3.新古典主义时期:新古典时期主要是集中在18世纪上半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不断加速,反映到诗歌上就是诗歌城市化,且题材主要是关于大城市上层社会的,体裁也日益丰富,有社会讽刺诗,英雄诗以及风尚戏剧等,而诗体主要是使用英雄双韵体。著名的启蒙运动就发生在这个时期,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回归古典。著名的诗人蒲柏可以看作是该时期的代表,他完善了英雄双韵体,他的诗歌主题严谨但是用词却富有文采,音调多变。

18世纪后半叶出现了另一派诗人,即感伤主义诗人,其诗歌乡村化在诗,题材主要是大自然和大自然中不幸者的纯朴而强烈的感情,多为哀悼诗,多用古民谣体,也采用素体诗。其主要代表有《墓畔哀歌》的作者托马斯 格雷。

4.浪漫主义时期:从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1798-1832),英国文学迎来了第二个高峰期,即浪漫主义,影响了世界文学的发展。一般认为英国浪漫主义是从1798年华兹华斯和科罗律治发表《抒情歌谣集》开始到1832年斯科特之死结束。总体来讲,浪漫主义诗人具有如下特色,倾向个人主义,重视想象的作用,赞美常人常事,热爱自然,使用较平常的语言。

浪漫主义诗人分为两代,老一代诗人以华兹华斯和科罗律治为代表,年轻一代以雪莱和拜伦为代表。华兹华斯对诗歌的定义影响广泛,他认为诗歌史情感的自然流露。后年轻一代的诗人雪莱的《为诗辩护》以及后来济慈的“消极能力”都影响巨大。

5.维多利亚时期:一般认为维多利亚时期是从1832年开始到1902年女王的去世为结束的标志。这一时期,小说得到较大发展,当然诗歌也在发展,著名的诗人就有丁宁森,布朗宁夫妇以及阿诺德等,诗人主要采用现实主义表达了虽当时社会的反思,深刻反映了当时英国出现的社会和信仰危机,布朗宁还开创了戏剧独白的手法探究曲折复杂的心理变化,影响了现代主义诗歌,阿诺德则在诗歌批评方面做出很大的贡献。

6.20世纪的诗歌:诗歌进入20世纪则很难用时间来划分,通常是按照流派来划分,比如现代主义诗歌和后现代主义诗歌。20世纪的诗歌更加多元化。比如爱尔兰著名诗人叶芝,他早期诗风倾向田园化,而后期则转向硬朗。

说到现代主义,不得不提到的一位诗人就是艾略特,先不说他的意识流方式,他主张的“客观对应物”以及“感受的分化”就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现代主义虽然影响巨大,但是时间短暂,到20世纪中叶就开始衰落,后来出现过“运动派”诗人,如艾米斯等,他们崇尚平淡却机智的语言,平凡的内容,但到1957年以后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后来还出现过如反映残酷现实的拉金和休斯。

70年代后还出现了以希尼为代表的北爱派和以哈里逊为代表的英格兰派,前者写出了一系列的“沼泽诗”,在内容和形式上“返古”,为爱尔兰发声,后者则激情的文字为社会边缘团体发声。

当然还有许多派别,如威尔士派等,进入新世纪,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未来还会出现许多派别,在更加重视个人主义,更加多元化的21世纪还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呢,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王佐良《英国诗史》译林出版社 1997年

[2]John Strachan and Richard Terry 《诗歌入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年

[3]罗经国《新编英国文学选读》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

  英国历史文化的论文篇2

试谈英国历史舰船保护

英国具有悠久的航海文明,与航海相关的历史舰船遗存也非常丰富。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航海文化遗产,英国由政府的文化、传媒和体育部拨款,成立了专门的国家历史舰船委员会,旨在关注和保护英国国内或与英国有深厚渊源的历史舰船。该机构除了管理国家历史舰船登记中心外,还承担了就历史舰船保护问题向政府建言献策,帮助遗产彩票基金会等慈善组织审定资助项目等职责。此外,委员会也发放小额资助款,提供舰船保护的相关参考咨询等服务。在过去五年里,该机构共发放了大约40万英镑资助款,主要资助对象是私人船主和小型信托组织。与那些有经济实力的历史名船和航海博物馆相比,他们更需要来自政府的资助。

英国国家历史舰船委员会还对流失海外的英国建造的历史舰船实行监督。对处于风险中的历史舰船,委员会将向相关方面发出警告并出面寻求解决办法。该机构没有法律权力,但对正在出口的历史舰船可以依据“可携带艺术品”的相关法规发出临时出口禁令,从而争取时间解决问题。

按照规定,凡船长33英尺以上、建造时间超过50年的舰船都具备登记资格。目前在英国国家历史舰船登记中心登记在册的历史舰船大约有1 200艘,其中200艘意义非凡。它们有“卡蒂萨克”(Cutty Sark)号飞剪船、陈列在朴次茅斯干船坞的皇家海军舰艇“胜利”号(HMS Victory)和“勇士”号(HMS Warrior),以及现存于苏格兰海事博物馆的“卡罗拉”号(Carola)蒸汽游艇等。

在英国,许多民间保护信托组织一直致力于历史舰船的保护,将古船修整复原,向公众开放,并扩展到教育、研究等相关领域。英国遗产彩票基金会、普瑞斯姆基金(保护工业科学材料而设立),为历史舰船保护投入了大量资金。如果没有这些民间组织的公益资助,许多历史舰船可能不复存在。

“卡蒂萨克”号、“大不列颠”号(ss Great Britain)和“玛丽・罗斯”号(Mary Rose)是英国三大标志性历史名船,它们都曾是划时代的造船技术杰作,如今在信托基金的支持下,各自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和保护,而且吸引着源源不断的游客参观。其中的两艘,“玛丽・罗斯”号和“大不列颠”号,就陈列在距离其建造地仅几码远的地方。

“玛丽・罗斯”号是英国亨利八世国王的舰队中的领航舰,也是亨利八世最喜欢的战舰之一。1545年在英国南岸的索伦特海峡沉没,1982年被打捞出水。它陈列在英国朴次茅斯港的干船坞里。此外,干船坞还陈列着英国皇家海军舰艇“胜利”号和“勇士”号,而且英国皇家海军博物馆也坐落于此。游客只需购买一张门票就可全部参观。

“玛丽・罗斯”号的船体残骸正在进行复杂的防腐喷洒和干燥的过程。这个过程预计2016年才能结束。目前正在建造的玛丽・罗斯新博物馆由英国著名的威尔金森・埃尔建筑事务所设计,专门为“玛丽・罗斯”号量身打造,用来保存船体及1.9万件沉船文物,其中包括船上发掘的船员遗骨。文物展出比例也将从现在的5%提高到60%。新博物馆建筑看上去像一只珠宝盒或牡蛎壳,“玛丽・罗斯”号仿佛珍藏其中的明珠。此外,其建筑结构的全封闭性更容易保持室内适宜的环境条件。新博物馆将为“玛丽・罗斯”号打造一个长达35米的巨型展柜,并在船的首尾两端通过文物展示来讲诉船员们的故事。届时,游客能够贴近幸存的船体右舷,近距离观看原比例复原后的甲板和左舷部分。此外,在维康基金会100万英镑的资助下,新博物馆还将通过展示沉船发掘的船员遗骨来讲诉英国都铎时期的医学和海军历史。

除了英国古尔班基安奖(现在称为艺术基金奖)外,至今“大不列颠”号蒸汽轮船已赢得20多个奖项。这艘修复后的古船在向公众展现精湛的传统造船技术之外,还设计打造了一种令人难忘的登船体验,将严肃的博物馆和全方位互动的游客体验完美结合在一起。

英国的航海文化遗产主要集中在南海岸,但英国皇家海军博物馆试图通过“联盟计划”来扩大其收藏范围。加入“联盟计划”的历史舰船信托有权使用皇家海军博物馆的商标共同开发市场,并且获得博物馆为其征集实物的帮助。目前,两艘19世纪早期的护卫舰加入了联盟,它们是位于英格兰东北部哈特尔普尔港的皇家海军舰艇“亭可马里”号(HMS Trincomalee)和位于苏格兰东部敦提港的皇家海军舰艇“独角兽”号(HMS Unicorn)。此外,博物馆还接管了皇家海军舰艇“卡罗琳”号(HMS Caroline),一艘一战时期轻型巡洋舰,目前陈列在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的泰坦尼克区。

皇家海军舰艇“亭可马里”号由其保护信托成功修复,每年的维护费用需要9万英镑。为了吸引游客,保护信托为“亭可马里”号创建了网站,并利用社会媒体和互联网广泛宣传。目前年接待量大约有6万名游客。

世界上最古老的全蒸汽动力船“罗宾”号(ss Robin)有望不久后在英国向公众开放,伦敦计划在鲍区的利河上为其建造一座博物馆。“罗宾”号曾是一艘沿海货船,属于泰晤士钢铁造船公司在1840年至1956年间建造的1 500艘船之一。2011年7月回到伦敦。2012年2月,“罗宾”号获得英国遗产彩票基金会95万英镑的资助。过去三年里,它一直处在修复中,目前靠一艘特制的浮船临时停泊在皇家维多利亚码头。“罗宾”号是伦敦三艘收录在英国国家历史舰船核心名录的舰船之一,其余两艘是“卡蒂萨克”号和皇家海军舰艇“贝尔法斯特”号(HMS Belfast)。届时,伦敦的工业、贸易、能源、商业、移民、财富创造以及航运和造船业都将在“罗宾”号蒸汽船博物馆里有所展现。

2012年是纽波特沉船(the Newport ship)发现十周年纪念,这艘沉船从英国威尔士南部纽波特市的尤斯卡河中打捞出水。通过一枚封存在龙骨中的古德勒克银币,大致推断出纽波特沉船大约建于1447年的法国,比“玛丽・罗斯”号早了60年。目前,这枚银币保存在纽波特市博物馆。与“玛丽・罗斯”号相似,纽波特沉船的船体幸存部分也是右舷,所有1 700块船板经过清理和登记后正在进行干燥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4年的时间。名为“纽波特沉船之友”的公益组织希望沉船在修复完成之后能在纽波特市中心找到安家之处。为此,他们也正在积极寻求当地议会、威尔士议会、遗产彩票基金会以及一些小的基金会的支持。

尽管有这些备受瞩目,颇为成功的保护案例,英国仍有大量历史舰船正经历着生死考验。协调古船保护与公众开放之间的需求既复杂又费力,对于大多数现存历史舰船而言,情形并不乐观。在英国国家历史舰船登记中心登记在册的1 200艘历史舰船中,大约仅有10%收藏在博物馆,其余均在民间辗转流离。而博物馆收藏的历史舰船也面临着老化加剧、维护成本上升的实际问题,这些都使博物馆倍感吃力。至于流落民间的历史舰船,情形则更为严峻。

举例而言,英国皇家海军舰艇“潜行者”号(HMS Stalker),一艘二战时期登陆艇,由于无处安放而遭废弃。苏格兰造的“阿德莱德城市”号(City of Adelaide),一艘世界上最古老的飞剪船,尽管英国民众为之开展了一场漫长的保护运动,但是由于缺乏场地和资金,英国可能还是要失去它。这艘建造时间比“卡蒂萨克”号早五年,曾到过澳大利亚的古帆船,将从苏格兰海事博物馆迁移到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市,成为那里新建移民博物馆的一部分。

再如“丹尼尔・亚当森”号(Daniel Adamson),一艘1903年建造的蒸汽动力拖船,早先在默西河和曼彻斯特运河上牵引大船,后来,拖船加装了起居甲板,并装修了两间会客室,成为主要供游客休闲的场所,以适应现代人们文化生活的需求。但是2011年未能申请到遗产彩票基金的资助,它的未来暂成悬念。英国国家历史舰船委员会正在帮助“丹尼尔・亚当森”号保护信托提交新的资助申请。该信托组织希望它可以继续营运下去,在他们眼中,工作中的蒸汽船宛如会呼吸的生命体,给现代人们带来的震撼和体验远胜于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

如果登记在册的历史舰船没有找到合适的归宿,最终的命运就是被拆解,所有的资料将被记录在国家历史舰船档案库中,用来帮助今后类似舰船的修复。目前,英国国家历史舰船档案库大约记录了500艘登记在册但已消失的历史舰船的详细资料,包括其相关的图纸和照片。

参考文献

1. Deborah Mulhearn: Save our ships, Museum Journal, March 2012, Page 22-27

2. (英)托尼・吉本斯主编,郭威主译:《船舰》,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01


猜你喜欢:

1.英国礼仪文化论文

2.英国风俗文化论文

3.英国文化概况论文

4.关于英国文化的论文

5.英国文化论文

>>>下一页更多精彩的“英国文化的论文”  英国文化的论文篇1

浅谈从英国当代艺术看英国文化

摘要:2011年11月1日,由英国大使馆文化协会推出的“英国制造――英国文化协会当代艺术展1980―2010”在苏州博物馆拉开大幕。100多件参展作品全部是1980―2010年间创作完成的。艺术家们用雕塑、绘画、摄影、录像等不同的方式向我们纪录和展示了由科技进步所带来的艺术创新和探索及其由此引发的艺术观念、艺术风貌的变化;同时透过这些作品,也让我们看到了英国近30年来的社会、文化变迁。

关键词:英国当代艺术;英国文化;英国制造

2011年11月1日,由英国大使馆文化协会推出的“英国制造――英国文化协会当代艺术展1980―2010”在苏州博物馆拉开大幕。这次英国制造的展品全部都是由英国文化协会提供的。英国文化协会成立于1934年,收藏有八千多件现当代艺术家的作品。2010年上海世博会结束后,为继续向中国观众介绍英国当代文化,英国文化协会在其八千多件藏品中,精挑细选了30几位当代艺术家的100多件作品到中国进行巡展。先后在成都、西安和香港举行了展览。苏州是这次巡展的第四站,也是最后一站。

这次参展的艺术家大多出生于20世纪的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开始活跃于英国艺术界,大多数是”英国青年艺术家”成员,其中包括迈克尔•兰迪,达明安•赫斯特,吉莉安•维尔林,莎拉•卢卡斯等,现在都是蜚声国际的知名艺术家。

这次参展艺术家中还有7位特纳奖的获得者。特纳奖创立于1984年,以英国著名艺术家威廉.特纳的名字命名。该奖项是英国首个给青年艺术家设立得奖项,以发展和推动先锋艺术为宗旨,被视为欧洲最重要和最有威信的视觉艺术大奖。

100多件参展作品全部是1980―2010年间创作完成的。这30年,以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为动力带来了英国以及全世界生活、观念的革命。艺术家们用雕塑、绘画、摄影、录像等等不同的方式向我们纪录和展示了由科技进步所带来的艺术创新和探索及其由此引发的艺术观念、艺术风貌的变化;同时透过这些作品,也让我们看到了英国近30年来的社会、文化变迁。

这次英国制造的参展作品给我们留下三个很深的印象。

首先是艺术家们对现代科技的运用。现代科技,既是艺术家表达自己观点和思想的媒介,也是他们进行艺术尝试和创新的基础。例如海伦•查德威克的摄影作品《肉的抽象》就是运用计算机、显微镜、大型照相机等现代科技来制作完成的。在其他作品中,她还使用了复印机、投影仪等现代科技手段。对现代科技的运用成为了她特有的表现技巧和个性化创作方式。

加里•休姆因为“采用普通光泽涂料,创造出刻印艺术中表面色料的明亮效果而声名远播”[1],看他的作品《姊妹军团》你就能感受到他的创作风格,它是在无光铝片上制作的一组版画作品。马特•科里肖的灯箱作品《染病的花朵》使用了现代数码处理技术,使得花朵的娇艳美丽与花瓣上病毒形成强烈比照,视觉上的冲击导致观者心理上的不安和反感,从而达到艺术家所想要的效果。朱利安•奥贝的参展作品《散步的苏珊娜》则向我们展示了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和奥贝的独具特色的创作灵感。它是一幅透镜版画作品,作品以光栅片印刷营造了深度和动作的幻象,当观众徘徊在作品前时,主角苏珊娜就像有生命似的在晃动,开拓了立体视觉的探索。

第二个印象是艺术家们对消费社会的反思和批判。看这些艺术作品,让我们感受至深的是近30年来,英国当代艺术在英国社会中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

凡勃伦早在1899年就论述过有闲阶级的炫耀性消费,指出炫耀性消费不仅仅是经济行为,更是一种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因为炫耀性消费更主要的是显示消费者的金钱力量、权力和身份,他们从商品消费中获得的心理满足远胜于生理满足。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消费的这种符号象征性具有了普遍意义。生活方式和消费品位构成不同阶层的消费模式,并与其拥有的社会和文化资本联系起来,消费成为了社会身份建构的一个手段。即人们通过你住的房子,开的汽车,穿的衣服的品牌等等来确定你的收入、身份和社会地位。面对消费社会的这一特性,艺术家们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了各自的思考、观点和思想。例如迈克尔•兰迪的最著名的作品《崩溃》。

这次展出的钢笔画《崩溃》作于2002年,是兰迪凭记忆将他2001年的行为艺术作品《崩溃》再现出来。2001年,在伦敦牛津街的一个废弃商店里,兰迪所有的财物,共计7227项,大到汽车,小到他的出生证明,被11个身穿蓝色工装的工人分门别类地在一条长达百米的传送带上拆解、压碎、销毁,最后全部装进了垃圾袋。这个作品并非我们所见的兰迪的所有财物被销毁那么简单,艺术家要探讨的是社会乌托邦和盛行的消费主义的关系,让我们看到一个人在一无所有后重新开始生活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心理崩溃。

兰迪的另一个参展作品《垃圾处理服务》是1995年创作的一个录像作品,我们看到的挂在墙上的6幅图画是视频的截图照片。为了把消费社会里的多余副产品,社会垃圾――那些经济上处于弱势、边缘地位、生产力低下的人处理掉,艺术家虚拟了一个垃圾处理的服务公司,并花了两年的时间为这家莫须有的公司设计了制服,标志、机器设备(名叫“秃鹰”的人类切碎机)、工作流程(工人把回收的易拉罐放进人类切碎机里,出来的是一个个人形碎片,把碎片装进红色的印有公司标志的塑料垃圾袋封存。)地上展示的那个红色垃圾袋就是公司的产品,成为艺术家的另一件作品,名字叫《你讨厌的工作,正是我们喜欢的》。

迈克尔•兰迪1963年出生于伦敦,先后就读于拉夫堡大学艺术学院和伦敦大学歌德史密斯学院。1988年参加了同学达明安•赫斯特组织的“冰冻”展览,成为名噪一时的英国青年艺术家的一员。[1]今天兰迪活跃于国内、国际的艺术展,其作品常常能带来令人震撼的感觉,同时也让我们思考我们正身处其中的社会及其文化。

另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参展艺术家就是兰迪的同学达明安•赫斯特。他出生于1965年,1988年仍然在学校就读的赫斯特策划了著名的艺术展览“冰冻”。“冰冻”是英国年轻艺术家们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系列展览中的早期的一个展览。这些系列展览不仅为参展的年轻艺术家们在之后的十年里带来了国际声誉,也标志着英国艺术领域里的一次变革,使英国当代艺术风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赫斯特是这一批艺术家里最负盛名的一位,他在1995年获得了特纳奖。他的作品素材广泛,形式多样。所涉及的都是些重大的命题,如爱、欲望、生命与死亡等等。他这次的参展作品之一,1999年创作的版画作品《最后的晚餐》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最后的晚餐》是他的第一部版画作品,由13幅丝网版画组成。每一幅都是以特定的药盒设计为基础来创作的,药品名称全部换成了英国食品店里售卖的最普通的食品名称。艺术家要提醒大家:只有这些普通的食物才能为我们带来健康,而不是这些药物,更不是保健品。

观念艺术家及摄影师基斯•阿纳特将垃圾堆里拾出的砖块作诱人的广告式的大特写,艺术家自己认为其创作手法就是代表了“向消费品告别的仪式”。看到他的《砖块》,令人不由自主地会想到的是肯德基和麦当劳等洋快餐店里精美印刷广告上的汉堡、鸡块和薯条,一如阿纳特的垃圾砖块一样,诱人广告在刺激着我们的消费欲望,然而它向我们展示的却全是不健康的垃圾食品。

女艺术家莎拉•卢卡斯的作品具有某种自然状态下的活力,带有对峙的感觉。她常常以“自我展示”为核心,对男性姿态进行一种滑稽的模仿,在性别主体上做文章。这次展出的《自拍像》系列主要是她从1990年到1998年间创作的肖像作品。当我们观看这些作品时,一边为她的调侃、幽默而开怀大笑,一边却不禁会反思自己对两性角色的看法。

另一位令人印象深刻的参展女艺术家是吉莉安•维尔林。她出生于1963年,1993年获得了英国电信青年当代艺术奖,1997年获得特纳奖,2005年获得阿尔勒国际艺术节发展奖。其作品展示的是对日常生活中那些交叠的悲喜经历的多元理解。她利用纪录性摄影、电影和电视艺术,通过对情景的微妙处理,来构建普通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的忧虑、言语和行为。这种使观众置身于经过微妙处理后的情景中的作品,使观众感觉到不安:面对维尔林的作品,我们不得不对自己固有的一些偏见提出质疑。[1]这次她参展的录像作品《男孩时光》就能让我们感受到她的独特的创作手法和领会她作品的深意。《男孩时光》看起来不像是一件艺术作品,倒像是一个社会学者平常所做的一次社会实验和社会观察。

第三个印象是兴起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的观念艺术对艺术家们的影响,在这次参展的艺术家及其作品中都有体现。

观念艺术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一个西方美术学派,其主要理念是:认为真正的艺术作品并不是艺术家所创造出的物质形态,而是艺术家的概念或观念的组合。因此为了尽可能地全面展示艺术家的主体内在的灵动的心灵,在创作实践中,他们常常是把创作的具体实践过程与实践行为结果留存一并展示于观众面前。在这次参展作品中,理查德•赖特,托玛•阿布斯等艺术家的作品都能让我们感受到观念艺术对他们的影响。

托玛•阿布斯生于1967年,是2006年特纳奖的获得者。其作品一律采用48×38厘米的帆布来进行作画,并且在画中,方向也基本遵循一致。阿布斯的画作是经历时间慢慢演变出来的。开始的时候她不会有腹稿,只是凭直觉,使其自然地让油彩和塑料彩层层堆叠,直至画面逐渐成形。颜色与形状是凭直觉逐一加上的,因此旧有的线条在层层颜料下依然可辨,成为作品演变过程的印记。阿布斯认为她的画作既是实物,也是图像;是幻觉,也是实在的。当颜色、层层颜料和几何图形在画家眼中有了生命,画作便告完成。之后,她会小心翼翼地在名字词典中为作品取名。

这次由英国文化协会和苏州博物馆共同举办的“英国制造――英国文化协会当代艺术展1980―2010”在苏州站的巡展不仅让我们对英国当代艺术家及其作品有了直接的接触和了解的机会,而且透过这些艺术家及其作品,让我们对英国当代文化也有了深入的了解。

参考文献

[1]英国文化协会编著.英国制造――英国文化协会当代艺术展1980―2010[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

  英国文化的论文篇2

浅谈英国电影中的传统文化

[摘要]本文从文化反思的角度出发,针对英国电影中的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英国电影多以历史和文学作为主题,且十分重视对传统遗产文化产业的集成与发扬。这些电影风格独特,主题鲜明,把传统的、守旧的但又令人向往和愉悦的英国文化全面地展示给观众。但从某种程度而言,其在思想上仍然存在一定的保守性,这极大地影响了英国电影业的发展。总之,在英国电影中蕴涵着非常浓郁的传统文化色彩,且极具英国民族和历史特点。

[关键词]英国电影;传统文化;文学作品

一、引言

20世纪的中后期,好莱坞在世界影坛的霸主地位是无法撼动的,但是英国电影业在80年代起就致力于打破好莱坞的这种垄断地位,其将英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民族历史作为电影素材,并希望以此为创新点来打开局面。很多英国电影都是以文学作品为历史题材的,在电影中流露出浓厚的英国传统文化色彩,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的遗产电影便成为英国电影业发展的主导方向。

二、英国电影中传统文化反思

电影是一个载体,可以令社会、阶级、地域、种族和身份再现。英国的社会政治文化是比较特殊的:首先,它是一个民族众多的国家,由于资产阶级革命并没有改变固有的封建君主制,因此造成了现代的国家自由体制与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长期并存。在辉煌的历史进程中,英国曾是世界上有名的拥有众多的殖民地的“日不落”帝国,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的势力已经大不如前。不过就英国的电影行业而言,其十分关注自我定位、种族问题以及在第一和第三世界之间的文化对比,在电影的表达中常以文化跨越、国家跨越、性别跨越、阶层政治团体跨越、种族跨越乃至社会阶级跨越等为题材。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此类题材的电影越来越多,这就意味着英国电影产业中的传统文化色彩越来越浓厚。很多电影评论人认为,80年代的英国电影过于偏向对多元化、多重性别和另类身份关系的追求,而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文化的对比与反思是英国电影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意象。著名导演大卫・里恩的许多跨国题材的电影在国际上都堪称典型。如影片《桂河大桥》就是一部阐述战争荒谬性和破坏力的影片,在其结尾处军医说了一句“疯了,全都疯了”,这句话看似普通但却意味深长,堪称该部电影的点睛之笔。且由此看出,影片的确较为深刻地探讨了英国的传统文化,并针对其墨守成规、刻板守旧及“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绅士风度进行了批判。影片共刻画了三个典型、生动的人物形象,即来自于美、英、日的三个军官。这三个人物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三个不同国家的文化类型,只不过在电影中被艺术影视化了。

电影中的故事并不是单纯虚构出来的,而是英国传统文化在反思与重建中的结晶。比如上映于1962年的《阿拉伯的劳伦斯》,电影中英国军方派陆军情报军官劳伦斯到英国附属的殖民地国家开展活动,他崇尚自由和正义,尊重第三世界的国家,因此受到自己国家的冷落和排斥。

但这位军官宁可做不成英国人也要对得起阿拉伯人,这样的情节设定,正是影片对殖民统治的一种反思。而与《阿拉伯的劳伦斯》类型相似的还有《印度之行》,其于1984年上映,真实再现了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并从两个民族间的文化隔阂与冲突中反思英国的传统文化。理查德・阿滕伯勒在1982年执导了电影《圣雄甘地》,他超越了前英国殖民地宗主国的心态和民族的偏见,成功地刻画了甘地这样一个民族英雄,在摆脱英国殖民统治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英国电影中传统文化的反思还有一种思维是在英国民族和文化的内部展开的。

如《猜火车》《墙》等电影,它们都具有边缘文化特色和后现代文学印象,并且存在着大量尖锐而又深刻的传统文化反思意象。在电影《猜火车》的开始部分便是男主角锐特在大街上狂奔,导演采用大胆并狂放的运动风格进行拍摄,并进行了特殊剪切,制作出的画面虽然令人眼花缭乱但却极具视觉冲击力。另外,影片还以一段独白的形式推翻了以往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生存方式,甚至大胆宣告宁可不要生活也要坚持自己的选择。最终这些具有反思精神的社会生活方式必然会达到民族和文化的高度。英国不仅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更是首先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所以具有非常辉煌的历史痕迹。

但是到了20世纪以后就开始走向衰弱,英国在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逐渐失去活力。在影片中锐特有这样一句台词:“我以身为苏格兰人为耻,我们是下等的,地球的垃圾,是他妈的烂文化、混蛋,我们一切都过时了……”之后,在1997年上映了一部名为《光猪六壮士》的影片,这是一部“青年男性”电影,以男性为叙事的主线,它在描绘英国北部下岗工人对社会的适应和反抗过程中使用了略显夸张又不缺乏生动的戏剧方式。作品中将男性作为叙事的落脚点,使其成为女性观看的客体。著名的英国电影评论家约翰・希尔曾经有过这样的一段关于英国电影传统民族文化反思的论述:“慢慢的真正的英国电影消失了,很多人为之感到惋惜,因为他们失去了一种能够反映和表达统一民族身份或文化的载体。但对于这样的表现,应该从另外一个角度或者更好的方式去理解,即会有更多的英国电影将准备展现出英国更为复杂的、丰富的、民族的、种族的、区域的乃至生活性别的身份与特征。”

三、英国电影主题中体现传统文化

――以历史和文学作品为主题英国电影的主题反映了很多理想中的历史文化,在此之中注入了愉悦和温馨的英国特色来吸引观众的眼球。英国电影在20世纪最后20年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这类题材的电影,例如1981年上映的《烈火战车》、1985年上映的《印度之行》、1986年上映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1987年上映的《异国黄尘》、1992年上映的《霍华德庄园》以及1995年上映的《理智与情感》等。这些电影的主旋律都是怀旧,其反映了英国的历史,在视觉上可以感受到田园式的美感,且以此来吸引大众的关注及对美好的向往。

在很多电影画面中,充满了对往日的遐思,以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视觉效果以及幻想中的时代细节来进行表达,绝不存在对历史的批判与否定。存在于这些美化画面中的英国历史与真实情况显然是对等的,所以电影缺乏对历史的正确展示,出现在人们视觉中的画面往往是对历史的遐想,是一种理想或者是幻想中的历史影像。另外,此类题材的电影通常都以上层社会、贵族和皇族为视觉主题,其存在的历史文化也是一种比较片面的文化,如田园贵族别墅区、上层社会、剑桥牛津等精英结构以及前殖民地富裕生活类型的画面。但这些片面中的文化却是很多观众所向往的,它们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也满足了很多普通观众的口味。

很多英国电影都习惯用古典的文学作品作为主题和剧本素材,在剧中反映出了对于上层和贵族社会生活的向往。英国的电影创作者们在寻求灵感的过程中都对文学作品和戏剧非常感兴趣。许多英国遗产电影的主题都来源于19世纪到20世纪初期的文学小说,因此,文学色彩浓厚成了英国遗产电影的一大独有的特点。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最受电影创作者垂青的当属E・M・福斯特的文学作品,他有五部作品《霍华德庄园》《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莫里斯》《印度之行》最后都被改编成电影。另外还有简・奥斯丁的小说《理智与情感》也被改编成电影。这些文学作品具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因此电影的创作人在制作的过程中非常尊重小说的原创理念,并且把这些文学作品中的精髓展示在了电影之中,这也是此类影片能够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四、英国电影业十分重视遗产文化

20世纪中后期的英国电影从20世纪的文化产业中得到很多创作灵感。20世纪80年代,英国人对遗产和历史具有很高的兴趣。英国经济在撒切尔夫人时期经历了一次明显的重新组合,服务业的增长和制造业的衰退是这个时期最大的变化。英国政府在传统与现代、新与旧冲突缓和的过程中发现,遗产文化可以缓和甚至化解双方的矛盾冲突。遗产文化产业在英国电影中的出现带动了新经济形式的到来,并在当时的英国政府中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利用开发和商业展示的方式保护历史民族文化,即为遗产文化产业。它是一项公益事业,主要采用以英国历史为中心展开的多样化的私营商业运作模式,规模十分宏大。《国家遗产法案》在1983年正式颁布,鼓励在推销历史的过程中利用完全市场化的遗产产业,在随后的几年中英国的博物馆数量急剧增加。在1990年,到美术馆和博物馆参观的人数更是超过了7400万。英国政府为此成立了专门负责遗产产业的政府部门,负责管理和保护历史遗迹和古建筑。遗产产业的诞生为英国人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同时也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如此,遗产文化产业便慢慢成为娱乐行业的主角,也成为英国电影业发展的主角。

五、英国电影中的文化传统倾向――保守性

很多英国电影都具有非常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在影片中,英国富人阶级的生活方式和家庭财富被充分地展示出来。在英国的历史发展中,工业革命时期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英国社会的资产阶级革命并不彻底,致使很多人对国内的工业革命持有批判的态度,加上传统文化里的保守倾向,令工业革命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钳制。到了20世纪,现代文化的多样化和快节奏的特点逐渐成形,这是对英国上层社会的巨大挑战,而很多的英国电影艺术家与影评家都是贵族和上层社会的后裔,他们为了保住旧文化原有的阵地做了很大的努力。

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兴盛使英国的上层社会意识到英国民族电影的潜在危机,有必要振兴民族电影以此来抵抗好莱坞电影中的庸俗道德对英国传统文化的侵蚀。著名社会学家JP梅尔十分担心英国对好莱坞电影的不当模仿会影响英国社会的发展:“我们欣赏的大部分电影都是会损伤神经系统的,就像毒品一样慢慢腐蚀着我们的肉体与灵魂。”那么,为了更好地维护英国电影中的民族文化特色,就必须努力弘扬英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并帮助英国电影艺术家大力发展他们所喜欢的电影流派――历史古装戏。英国电影狭隘的手法是由英国文化的保守倾向所导致的,这也极大地限制了英国影视业美学创造力的发展。

英国电影中的画面都是以中上层社会为基础的,也是针对中上层社会观众打造的。然而对于大多数的普通观众来讲,与上层社会的关系就显得非常的陌生和遥远。尤其是工人阶级和青少年在面对这种等级制度森严、思想僵硬保守的电影时,在心灵上有很强烈的抵触和隔阂。相反,美国好莱坞的电影虽然令保守派们嗤之以鼻,但却符合普通观众的口味,受到人们的一致欢迎。

六、结语

在英国电影的发展进程中十分注重对本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并透过电影流露出许多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重建。英国电影也十分重视关于历史的主题,大量的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而且在制作的过程中非常尊重小说的原创理念,并将这些文学作品中的精髓真实地展示在了电影之中,这也是这类影片能够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英国的电影业带动了传统遗产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它们提供了更宽阔的发展空间,使这些产业成为娱乐行业的主角,也成为英国电影业发展的主角。另外,英国电影业还具有保守性的传统文化倾向,这主要是由上层社会和贵族们的偏见引起的,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英国电影业的发展。总之,英国电影中的传统文化色彩非常浓厚,且极具英国民族和历史特点。

[参考文献]

[1] [英]安德鲁・希格森,沙丹,赵晓兰.英国民族电影的不稳定性[J].电影艺术,2006(05).

[2] [英]勒兹・库克,梅峰.英国电影:再现民族[J].世界电影,2000(04).

[3] 李二仕,[英]安德鲁・希金森.英国电影之批评方法研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01).

[4] 石同云,纵向东.遗产电影与英国文化传统[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04).


猜你喜欢:

1.关于英国文化的论文

2.英国风俗文化论文

3.英国文化论文

4.英国文化概况论文

5.英国文化的论文

6.英国礼仪文化论文